MVC

人物访谈

Interview

科研访谈 | 肖国志研究员:“成功贵在坚持”

肖国志老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糖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其课题组致力于发展糖化学合成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并应用新方法和新策略实现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糖类化合物和药物的高效合成。本期科研访谈对话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肖国志研究员,肖老师认为取得成功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希望未来加入课题组的学生能够勤奋刻苦,以积极、勤恳的态度面对科研道路上的种种挑战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访谈——上海交通大学申涛副教授

惰性化学键的活化与重组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且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发展催化合成的新方法不仅要实现惰性化学键的活化和重组, 同时也要关注降低污染,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期WILEY人物访谈,我们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的申涛副教授为读者分享他关于“惰性化学键的活化与重组”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心得。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访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煜章助理教授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冷冻电镜(Cryo-EM)技术。化学家们将Cryo-EM技术从生物领域拓展到对电子束敏感的脆弱材料的高分辨表征,为人们对材料的深入理解提供了直观的一手资料。本期WILEY人物访谈我们邀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煜章助理教授为读者介绍他利用Cryo-EM技术进行材料表征的代表成果与他学术路上的人生心得。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访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满兴坤教授

液滴蒸发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也是工业制备的关键步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满兴坤教授利用昂萨格变分动力学理论,简化了高阶偏微分演化方程,建立了基于昂萨格变分理论的液滴蒸发和高分子凝胶溶胀的原创模型,为未来的相关实验及理论发展提供了指导。本期Wiley人物访谈我们邀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满兴坤教授为读者分享他的科研经验与学术心得。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访谈——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戴其林副教授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各界关注。其中,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太阳能发电因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期WILEY人物访谈我们邀请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戴其林副教授为读者介绍他在钙钛矿光电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心得。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访谈——中南大学周江教授

在“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尽管传统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但受限于资源、成本、安全性等因素,开发新型二次电池以满足不同需求仍然十分重要。水系锌离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具有广阔研究与应用前景。本期WILEY人物访谈我们邀请中南大学周江教授为读者介绍他在水性锌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心得。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专访-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教授

WILEY 人物访谈我们对话的是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教授,尉教授长期从事电池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助力。访谈中,尉教授表示科研为他带来最大改变是学会了系统性思考与全局观意识,使得在工作中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把一件事情从零开始做大做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尉教授更加注重学生做事心态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沉下心来啃硬骨头,做原创性、系统性科学研究。

阅读更多

Wiley人物专访-南开大学焦丽芳教授

本周末WILEY人物访谈我们对话的是“乘风破浪”的女科学家–南开大学焦丽芳教授,为人师亦为人母。作为导师,焦老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出色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焦老师今年的博士生一毕业便被西北工业大学直接聘为教授、博导,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她深表欣慰。而作为一名投身于科研工作的母亲,忙碌的生活也促进了孩子的独立和成长。焦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科研和生活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两者可以兼顾。

阅读更多